00
00
00
首页 > 新闻列表 > 已狂奔九年,他准备十度出征长沙马拉松

已狂奔九年,他准备十度出征长沙马拉松


来源:奔跑的写字人 时间:2024-07-26 00:00

(作者:奔跑的写字人)

2015年6月27日晚上,我闲来无事,突然心血来潮出门去跑步。

那一天,我拖着肥胖的身体,跑走结合,用31分钟跑完4公里。

即便是如此慢的速度,我的身体依然很难受。在极其困难地坚持下来后,我肺部不适、心跳加快,甚至出现了缺氧头晕的情况。

到如今,我已经坚持跑步9年。今年秋天,我要第十次挑战长沙国际马拉松了。

2014年11月,我从湘潭跑来长沙工作。

我换了一个城市,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新闻工作,但我在长沙却迟迟找不到归属感。

最初在长沙生活的那段时间里,我刻意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填满,通过阅读和电影。

刚加入长沙的公司没多久,公司就从河东搬到了河西,从那以后,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长沙最为拥堵的银盆岭大桥。

我无数次低估长沙的拥堵,即便提前半小时出门,我还是有可能迟到。所以,我无数次从离公司最近的公交站,全速跑步去公司。

在奔跑中,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衰颓到不可思议的地步。我跑不快、跑不远,没跑多远就喘不过气来。

我不喜欢这种感觉,我决定做出改变。

我当时租的房子在开福区月湖大市场,大市场对面就是风景如画的月湖公园。每天下班,我都会兴高采烈地回家换上跑步装备,然后第一时间去月湖公园夜跑。

让身体适应跑步的强度,我其实没有花太长的时间。我在学生时代打过很长时间的篮球,所以仅仅一个星期,我就完全适应了五公里夜跑的节奏。

从第二个星期开始,我接受朋友的建议,把平板布鞋换成了专业跑鞋,从那以后,跑步成为了一件让我身心舒适的事情。

夏天的月湖公园很热闹,这里有带着孩子散步的家长,还有很多来月湖美食圈消费的年轻人。我在月湖公园一天天累积跑步里程,看到公园里的人群构成悄然发生变化:来这里跑步的人,越来越多了。

在月湖训练了一段时间后,我萌生了去更多长沙景点跑步的想法,当时反正工作也不忙,所以我下了班、换好跑步装备后,就兴高采烈地坐上公交,到了松雅湖景区就开跑。

松雅湖风景如画,一圈跑下来接近10公里。我记得自己在松雅湖跑步的那段时光,主打的就是一个孤独。

松雅湖公园靠近国际友谊林的位置是最热闹的,这里有散步的市民和骑单车打闹的孩子,但是松雅湖除了这个路段,基本上都是极其安静的。你甚至听不到汽车引擎声,耳边回响的只有风声,还有一片青蛙的鸣叫声。每次到了那样的路段,我都会加速奔跑,生怕水草深处,突然跳出来几个不怀好意的人。

2016年,我供职的第二家公司也搬家了,也是从河东搬到河西。我没有犹豫,把月湖的房子退掉,跑去河西的西湖公园旁边租了房子继续住。

西湖公园便成为了我新的跑步训练场。西湖公园一圈跑下来有4.5公里,在当年,这还是一个人气比较低的公园,虽然周围生活小区林立,但我在这里跑步,也看不到啥人。

不过,和松雅湖不同的是,这里没有高高的水边植物,即便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,我也不用加速。

毕竟,在一览无余的西湖公园,就算有人突然从隐蔽处跳出来,我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,完全可以依靠大长腿,迅速躲开他们制造的危险。

我后来还搬过几次家,麓谷公园一度成为我常态的跑步训练场。而我也是在麓谷公园,养成了边听脱口秀边跑步的习惯。

说老实话,那样奔跑不利于我提高成绩。我每次听脱口秀听得入迷,都忘记监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,导致配速很不稳定。

而再往后,我又在望城区辗转了两个出租屋,望城的出租屋和公园的距离太远,我便在望城养成了在小区内跑步的习惯。

小区内跑步缺少乐趣和新鲜感,我顺势缩减奔跑距离,一般只跑5公里。

一周2-3次、每次5公里,这样的训练强度下降得过分凶狠,从2019年冬天开始,我逐渐从一个全程马拉松选手,转型为半马选手。

记得2015年开始跑步的时候,我生怕自己无法坚持,特意逼迫自己在朋友圈坚持发自己的训练时间、跑步距离和速度。

刚开始,很多朋友嘲讽我,说我只是哗众取宠,不可能坚持太长时间。但是,当他们知道我买了专业跑鞋,看到我日复一日地在打卡坚持,他们转而为我贴上了“跑男”的标签。

再到后来,单位无论组织什么类型的体育活动,同事们都会帮我报名。在赛场,我发现自己即便无法披金夺银,却也可以保持奔跑之姿,以充沛体力较好地完成教练安排的各项任务。

被贴上“跑男”标签后,我也未能免俗,和身边那些坚持跑步的朋友一起,开始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了。

2015年秋天,第一届长沙国际马拉松举行,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,鼓起勇气报名参加这届比赛的10公里项目。

当时长沙马拉松还没有跟中国其他大城市的马拉松的报名规则接轨,采用的是“拼手速、先抢先得”的方法。

这种报名真的是太刺激了,我提前设好闹钟,到了报名时间就第一时间挤进官网,没想到网站直接崩溃,报名的人员实在太多了!

我反正不着急,耐心等到网络恢复,默默地领走了自己的10公里参赛名额。

比赛那天,太阳特别大,我有意放缓了奔跑速度,每个补水点都进,顺利完成了长马初体验。

当时组委会特意设置了一个分叉口,10公里选手走左边,半马和全马选手走右边,我当时就在想:明年我一定挑战一下真正的马拉松。

2016年5月,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跑步基础,我和好朋友赵行相约一起去橘子洲参加半马公开赛。

其实在那次比赛前,我已经在日常训练中拿捏了好多次半马,所以即便是第一次参加半马公开赛,我也没觉得有多难。

比赛那天天气很好,我没有压速度,发令枪一响,就是按照自己日常训练的配速向前冲,赛场氛围热烈,我一度忽视了心跳和呼吸的监测,到10公里的时候,我差点跑崩。

好在我及时调整,轻松完成半马,还创造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。我2小时1分钟完成半马,每公里配速5分44秒。

之后我的马拉松赛事生涯就开挂了,2016年9月,我在北京马拉松完成自己的第一个全马,10月在长沙完成全马,11月在常德完成全马,12月在深圳完成全马。

四个马拉松下来,我算是彻底搞清楚马拉松这回事了。

原来马拉松这件事并不难,但是要跑出精英跑者的成绩,对我来说依然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

2015年,我半年时间跑了600多公里,2016年全年跑量来到1700公里,这个跑量能够支持我完成全马,但是不足以让我跑进4小时45分钟。2016年马拉松赛季结束后,我留下了全马4小时57分的最好成绩。

之后,我又跑了三个全马,分别是2017年长沙马拉松、2019年长沙马拉松、2019常德马拉松。

拿到7面全马完赛奖牌后,我不再执迷于全马赛事,我知道自己的训练量已经不足以支撑我跑完全马,所以迅速转身,成为了半马选手。

我和长沙马拉松的缘分开始于2015年,我没有错过任何一届长沙马拉松,今年是我第十次出征长沙马拉松。回想自己跑步这9年的时间,感觉跑步是一件快乐、简单而且纯粹的事情。

最开始想跑步,是为了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,后来能够坚持跑步,除了是赛事的刺激,更多的还是因为跑步带给我直接的爽感。

无论陷入多大的困难,无论有怎样的苦闷影响我的心情,只要换上跑鞋,听到风声在耳边作响,看到旧的风景被我甩在身后,看到新的风景一步步向我看来,我就会在一个人的跑道上,露出微笑。

跑步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
他有时候像一个老朋友,哪怕岁月变迁、四季变幻,他也不离不弃;

有时候它又像一瓶美酒,跑步分泌的多巴胺,有时候给人微醺感,让你的大脑放空,创造一个机会,让你想清楚一些问题;

有时候它又像一本厚厚的好书,捧读的时候,会被完全吸引,进而沉浸式体验。精彩的故事会让你忘却苦闷和伤痛,而重新找到方向和勇气后,仍会记住书香与回甘。


认证单位:世界田径联合会、中国田径协会

主办单位:中国田径协会、湖南省体育局、长沙市人民政府

承办单位:湖南省田径协会、长沙市体育局

协办单位: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、芙蓉区人民政府、天心区人民政府、开福区人民政府、雨花区人民政府、望城区人民政府、长沙县人民政府

运营执行单位:长沙文旅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

执行单位:长沙体育产业经营有限公司

官方微信
官方小程序

电话:0731-85860310、0731-85860312(9:00-12:00,14:00-17:00,法定节假日不对外办公) 电子邮箱:csmarathon@126.com

Copyright(c)2020 版权所有 长沙体育产业经营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23915号-3